顶点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 > 青铜时代的鳄鱼战争 > 第六章 稷下学宫(318B.C.—312B.C.)

第六章 稷下学宫(318B.C.—312B.C.)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介不上班的寒士,勇于跟国君斗争啊。齐宣王心里不快活了,但是碍于孟子教他的仁政的面子,不好发作。

他左右的人受齐宣王的道德楷模影响,也很和气,对颜觸叫道:“你太不象话了吧,大王是人君;你是人臣。大王说你上前,你也说大王上前,不太合适吧。”

颜觸从容不迫:“我上前是慕势,大王上前是趋士。不如大王上前,更是一种美谈。”(这要换未来皇权时代,早被拖出去剥皮了。)

颜觸从容不迫:“我上前是慕势,大王上前是趋士。不如大王上前一步,更是一种美谈。”齐宣王急了,不仁政了,兔子急了也咬人啊,齐宣王声色俱厉,拍案震怒:“到底是大王尊贵,还是你尊贵!”

颜觸对齐宣王进行当面教育和大胆批评:“从前,秦军攻打齐国,路过柳下惠的坟墓(就是坐怀不乱的那家伙),秦军禁止上去砍树,否则杀无赦。秦军不敢侵犯柳先生的一捧泥土,却悬赏求购齐王的脑袋,可见大王当然没有士人尊贵。”

接着,颜觸侃侃而谈了一大通,把汤武尧舜大禹都搬出来了。齐宣王被说得没词儿了,赞叹一声,“您了不起啊,您了不起啊,我服了。我愿意作您的弟子。”想认颜高士当老师,并以利禄相许。

颜觸情无波动,心无沾染,不失贫贱骄人气概,说道:“我还是回家,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吧。告辞啦!”

这就是“安步当车”的成语出典。晚吃饭,就能嚼着菜根也有肉味儿了!这是颜觸自欺欺人的发明。

潇水曰:颜觸不肯当官,这种无政府主义者,对他们表达礼敬,如果按法家的尺度来看,是错误的。推崇他们,就等于是“率民而出于无用者”,教老百姓都不作实务而徒求清高的虚名,隐于山林,把老百姓都教坏了,对国家没有好处。按法家的观,这种人都该杀了。

《战国策·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赵太后曰:“於陵子仲尚书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齐国还有一个丑的嫁不出去的丑女,叫作“钟离春”,是无盐邑的人,所以也叫无盐,长相奇丑无比,完全突破了人类的想象,脑袋像杵臼,眼窝像酒杯,手指像棒槌,骨节粗大像核桃,鼻仰露孔,喉结奇大,脖子肥胖,头发稀疏,驼背凸胸,皮肤漆黑,总之,可谓飞沙走石,鬼斧神工。已经四十岁了,还找到婆家(可以和“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凑成一对儿)。但她却跑来求见齐宣王。

她对门官说:“我是齐国一个嫁不出去的女子,听说大王很圣德,所以愿意为大王打扫后宫(就是捂被,当老婆的意思)。希望得到大王恩准。”(“媳妇”的妇字就是一个女子拿着扫帚。)

齐宣王不禁捂嘴大笑,说:“这真是个天下少有的厚脸皮女子啊!难道她与别人有什么不同吗?召来我看。”

就见对面过来一个东西,天庭饱满,地阁突前,双臂过膝,很像一个人类。这正是无盐。无盐进来以后,一句话也不说,走冷酷路线,她抬起眼睛,咬着牙齿,举起手来,拍着膝盖说:“危险呀!危险呀!”像这样说了四遍。

齐宣王不解,只是强烈认为这个丑女需要回炉重造。

齐宣王说:“你想说的是什么,我愿意听听你的高见。”

钟离无盐发出嘶哑的声音:“现在,大王西面有横暴的秦国,南面有强大的楚国,四十岁了,还未立太子,一旦不幸去世,国家就会动乱不安,这是第一个危险。大王修筑五层高的渐台,黄金白玉一般耀眼辉煌,用透明的玉石当作窗棂,翡翠装饰四壁,珠玑挂满廊柱,华丽已极,可万民疲惫不堪,这是第二个危险。现在贤人隐居山林,奸臣在朝得势,劝谏之人不能入宫通报,这是第三个危险。大王沉溺酒宴,日夜狂饮,不务国政,这是第四个危险。所以我说:‘危险呀!危险呀!’”

齐宣王终于成了历史上好德超过好色的君王了(可惜孔子没有看见他,孔子已经死了两百多年了)。齐宣王禀明老妈,同意钟离无盐来“打扫后宫”,也就是娶无盐为齐国第一夫人,自己的正后,希望朝夕得她指教。齐宣王的仁,确实因此修到了极。

从此,男女主人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燕国地方数百里,持戟数十万,战国中期开始参与诸侯政事。“五国合纵攻秦”,燕国也参加了,但是出工不出力,“燕王哙”及早收身,人马车轮完好,光荣地撤回老窝燕国,等待风雨如晦的前途。

现任燕国国君“燕王哙”(念块,不念哈),虽然贵为大王,却喜欢干鄙陋工作,拿着锄头把,修理田亩,是他的最爱,对子女玉帛都不感兴趣。他从战场回来,屁股刚坐稳,正要找出工具下地,苏代跑来害他,对他说:“大王打仗辛苦了,我从齐国出差回来了,向您报道。”

“齐宣王能力怎么样?”

“快亡国了!”

燕王哙大惊:“如何知道?”

“他不信大臣啊。从前齐桓公信任管仲,举国交付管仲一人,内事外事都绝断于他,于是一匡天下,九合诸侯。现在齐宣王没有这个魄力了,所以快亡国啦!”

“哎呀,我也没有听信重用相国子之啊,那我抓紧吧。明天再上朝,我就全听他的。”

相国子之听说以后,心里偷着乐,把一百镒黄金送给苏代,作为酬谢费,合一个较瘦的大学生体重——黄金份量。

苏代就是苏秦的大哥,苏家哥三个。老大苏代,奔波列国,靠给人瞎出主意过生活,美其名曰“策士”,出好出坏却不管。苏家老二是苏厉。苏秦则最小,是小三儿,现在还没有出道。

种种蛛丝马迹都证明,燕国相国“子之”有较强工作能力,善用术。他有一次佯言说:“耶?谁的大白马从门口跑出去了?”左右的幕僚都说:“没有耶?没看见耶?”

唯独有一个谄媚之徒,跑出去,回来报告说:“报告,Yeah,是有一匹白马,相国说得没错呀。”

子之以此判断属下的诚信。这就是法家的“术”,通过一套隐秘高妙的手段监察考核大臣,以加强主子的权威。

边辟的燕国,民智闭塞,“邯郸学步”,“郢书燕说”都是笑话他们呢,学什么都学不好,腿脚不利索,眼睛也不好使。楚国人写信,吩咐小保姆到:“把蜡烛举高。”秘书听见了,一含糊,把这句话也写道信简上了。燕国相国接到信一看,举蜡烛?什么意思啊?引用贤人吗?那我赶紧引进贤人吧!

燕王哙想把君位禅让给子之,就是“郢书燕说”受了当时时髦学说墨家的忽悠。

墨子是上一世纪的工人出身,讨厌大家族的贵人,讨厌他们的音乐、祭祀和奢侈,讨厌他们一诞生下来就“无故”富贵,名位权势世代传袭。墨子的口号是:“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当官的不能当一辈子官,老百姓不能总不长出息。他极力鼓吹尧舜禅让,禅让给那些立功的贤人,贤人万岁——这就是他的“尚贤主义”。为此,他不惜编造了尧舜禹之间的子乌虚有的禅让故事。这种思想在布衣们喧嚣着挤上政坛的战国时代,成为餐桌上大受欢迎的一盘热门专业。

墨家这么“尚贤、禅让”地一喊,还挺有效,秦孝公一度要禅让给“大良造”商鞅,魏惠王要禅让给“哲学家”惠施,虽然也许带有做秀的成分。很多人也跑到燕王哙那里制造舆论,牵强附会地劝他禅让。

“鹿毛寿”哄骗他说:“不如您把国家禅让给子之吧。人们为什么称道尧帝,就是他把天下让给了贤人许由。许由还不接受,于是尧帝有了让天下的美名,却还不失去天下。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卖,您禅让给相国子之,他也必不敢接受。于是您和他分别都有了尧帝和许由的令行美名。”

于是燕王哙听了“鹿毛寿的话(看这名字起的!),招来相国子之促膝谈心:“子之啊,贤人啊,国家全靠了你啦。我想让你接替王位。我踏实摆弄我的癖好去,修理地球,怎么样?”

子之是个么宽十围的大胖子,眨眨眼:“那下臣我就不好意思啦!明天我就到您办公室上班吧!”

啊!把燕王哙瞪眼张嘴,闭不上。

子之身为相国,位贵权重,主断国事,势力原本可观。燕王哙原本就权力松动,想念再三,还是一咬牙禅让了算了。第二天,干脆搬出办公室,把王位禅让给子之。子之北面而坐,燕王哙反倒弓着腰,向子之下拜,跟众大臣们杂混在一起。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禅让”。

事情并没有主此结束,之子虽然接收了王位,但“前燕王哙”的臣子,还不买他的账。于是,又有人不知受了谁的差遣,对“前燕王哙”忽悠说:

“您知道为什么大禹不太受人推崇吗?因为他虽然把天下禅让给了伯益,但他的儿子势力顽固,终于抢了伯益的天下。所以大禹名义上把天下传给别人,实际传了自己的儿子。现在,您虽然禅让给了子之,但是您的儿子——太子平,还手握重权,很多朝士都是他的跟班啊。”

于是,“前燕王哙”把撅着嘴的太子叫来:“我跟你讲啊,让所有年薪三百石小米以上的官吏,全部交出大印,由子之从新遴选委用。”这家伙!满朝人员,从此都向子之效命了。子之掌权两年多,国家还算不错。

其实,即便在尧舜时代,又哪里有过真的禅让。这个城市我很熟悉 但这里的人我感到很陌生;孤独的灵魂在上空飘荡,弃权的滋味在上空漫延。两年过去了,失魂落魄的“前燕王哙”坐在狭小的cubicle隔板里办公,还算比较心甜。但他的儿子——太子平,却咬碎钢牙,再不能忍了,他在齐国人的怂恿下,带着将军“市被”和一群党徒及煽动起来的群众,猛攻子之。爱的是非对错已太多,来到眉飞色舞的场合。子之肥胖的身体正像一个单缸洗衣机,在吞食食物和办公桌上成堆的报表文件呢。看见外面大乱,腰宽十围的子之扑下去,和进犯者展开了肉搏。只见子之使用手刀防御,漂亮的回旋踢,是谁在练太极,风声水起。外面的造反群众都看呆了。子之这么厉害呢!纷纷披靡倒退。 大家退到宫门以外,又突然冒出一帮忠于“子之”的群众,从外围兜杀“太子平”和将军“市被”。

朝宫内外大乱,太子平和将军市被遭到一帮忠于子之的群众殴打,“太子造反啦,打死太子啊!打啊!”太子平和将军市被全被打死,市被的尸体被群众抬着,在国都内巡展。从这可以推断,子之还是较得民心的,算是有一定才能。但是,燕国上下遍布存在着他的敌对势力,他们趁机宣布起事,支持太子。支持子之的势力也不小,于是搞起了轰轰烈烈的内战。内战的火焰绵延数月,几万人丧失了生命,燕国人心惶恐,离心离德。时间是在公元前315年。

燕国大乱,消息传到齐国,齐宣王向他所尊重的儒学大师孟子请教。

一般来讲,当一个国家发生内乱的时候,邻居们就可以趁机来打它,好比三十年代国民党剿共,互相斗得很厉害,于是日本人就趁机全面侵华。

齐宣王的大臣沈同向孟子请教:“我们该不该派兵讨伐燕国呢?”

孟子说:“可以。燕王哙不应该私做主张把燕国授予子之,他没有这个权力这么做。所以讨伐燕国是正义的。”

于是,齐宣王组织伐燕。

关于孟子这个愚蠢的主意,我们不好评论它的对错(对不起,已经评论了)。齐兵伐燕的客观后果是,燕国人从此仇视齐人,掣齐人之肘几十年,大大消耗了齐人国力,并且三十年后为了报仇,以乐毅为将,下齐七十余城,几乎灭亡了齐国。

孟子判断打与不打燕国的主要依据是燕国君臣禅让的行为“义与不义”,由于它不义,所以派出军队去打。

战国纷争,强者是从,拳头就是硬道理,禅让“义与不义”这些鸡毛蒜皮不是关键了。关键是攻燕对齐国的长远利益如何,可行性又怎么样,国际社会和燕国又会有什么反应,如何应对才保证齐国利益最大化,等等。但孟子是不谈利的,怕脏了他的义嘴。

齐宣王听取孟子主意,命令:调拨五座大城的卫戍精兵,会同北部齐国郡县新征发的士兵,北上千里,向燕进攻,从山东直抵北京地区的燕国都城。面对齐国军事势力的进攻,当时乱糟糟的燕国军队毫无斗志,国都士卒不战,城门不闭,“曾无一夫之救”的情况下,齐军仅仅五十天就一举占领燕国。时间是公元前314年。

此次率兵的大将“匡章”(他妈妈被他爸爸杀死埋在马厩下边的),匡章跑到燕王宫,对“假王”子之说:“子之先生,请出来一下,你被逮捕了,外面警察在等你。”

子之出来以后,被醢刑而死,类似千刀万剐,把人剁成饺子馅,唉,这个“许由”,雄心勃勃的大胖子,砍成肉酱以后,封到了坛子里,献给了祖宗上帝。

燕国禅让的闹剧结束了,男主角“前燕王哙”也在齐军战火中被胡乱杀掉了,至死他也不能明白,我老头子错在哪里了!燕王哙主动卸权,有让位给贤人的色彩,似乎也是有道理的。但是在分封体制余绪严重的时代,贸然出来一个贤人当国君,其实当不稳,很快被国内和国际盘根错节的习惯传统势力,打倒了。

河北省中部“保定、石家庄”一带的中山国,趁燕国内乱,也北上深入燕境数百里,夺得了燕国不少土地和城市,掳获了不少青铜器。

齐宣王就是否要吞并燕国,向他狂妄但未必有能的智囊——齐国三卿之一的高官孟子请教:“有些人劝我不要吞并燕国,也有些人劝我吞并。我想,我和燕国都是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我只用五十天就拿下对方,这光凭人力是办不来的,定是天意如此。如果不吞并它,上天就会认为违反了它的意旨,降下灾祸来。看来还是吞并的好,你认为怎样?”

孟子的思想比较扭,他回答得很迷糊:“如果吞并它,燕国的百姓很高兴,就吞并它。这样的事古代有过,周武王吞并商纣就是;如果吞灭它,燕国老百姓不高兴,就不吞并。古代也有这样的事,周文王就是。这次咱们作为万乘之国,攻打万乘之国的燕国,燕国的老百姓都箪食壶浆地迎接大王您的王师,目的是逃离燕国水深火热的日子啊。如果您灭亡了它,火却变得越来越深,水却变得越来越热,那您就又要被别的万乘得国家打了。那也就是运啊”。(水深火热”成语出处)

齐宣王糊涂了,孟子大师说了半天,也没个什么清晰的利害分析,最后又归结到“运”——这个哲学家才也许能懂的含糊字眼上了。

齐宣王想了想,大约自己是会让燕国老百姓们高兴的吧,于是命令匡章吞并燕国。

齐国吞并燕国,立刻遭到国际社会的震动和干预,各诸侯纷纷策划出兵救燕——孟子根本没预见到这一,而是胡说什么老百姓高兴高兴今儿真高兴、今儿真不高兴什么的将是决定事态成败进展的主要因素。

我们说,战国七雄之间都很注意各国力量的消长,当一国吞土而自壮时,其它国家常会结兵干涉。

当齐国灭燕时,国际上必有一些诸侯不希望齐国灭燕:他们或者是在燕国有自己的利益,或者是与燕结好通姻,或者是也在觊觎燕国土地,或者是燕国已被某个霸主划在了他的霸权圈子里,不希望别人前来染指。有的则与燕国干脆没有什么利益关系,但也不希望齐国吃到燕国这块大肉。齐国吃燕,使齐国国土顿时扩大一倍,对我的国家安全就构成了极大威胁,我怎能容忍呢?

现代世界也是如此,譬如美国出兵伊拉克,即便恨伊拉克的国家,也不希望美国得志于伊拉克的。因为美国控制伊拉克地区,将直接威胁中东其它国家的安全。

总之,对于攻燕,会有很多外部干预势力。齐国伐燕之前,必须研究和摸清这些列国可能作出的反映,并给出积极有效的化解办法(比如割出部分占领区以贿赂列国)。有了准备,才可以动手。如果自觉化解不了,那就不要动手。但孟子在谈论要不要灭燕的时候,只考虑燕国人的民心,以为占领燕国以后,只要施仁义,使得燕国的“水”不再更深,“火”不再更热(意思是在燕国行仁义的新政),就能占稳。这即便不是选错了主要矛盾,也是忽视了一个重要矛盾。

终于,齐国吞灭了燕国,一下子领土扩大了两倍,造成对列国的严重威胁,立刻掀起国际轩然大波。韩、魏、赵,乃至遥远的秦、楚,都不能容忍齐国独自坐大。于是纷纷出人出枪(近的出人,远的出枪),迅速组成多国干涉部队,要给燕国复国,恢复从前相对安全(对列国来说)的国际格局。

齐宣王看见国际势力在纷纷开会和谋划对燕国进行武力干涉,发现形势根本超过自己的应付能力,害怕遭到诸侯围攻和群殴,于是赶紧向孟子请求良策。孟子说:

“商汤以七十里那么小的地盘,最后都能占有天下,你现在比七十里大多了,你怕那些诸侯干什么。商汤为什么能成功呢,因为他行仁义。”

什么意思呢?孟子认为,主要矛盾不在于列国干涉,而在于行仁义(行仁政),像商汤那样行仁政,多少国外干涉都不怕(实际上商汤胜利,不是因为行仁义,而是靠着发展国力和选对了结盟等国际关系利用的手段而实现)。

孟子说:“从前,燕王对民众不行仁义,虐待他们的百姓,大王您过去征伐它,它的民众都以为您将拯救他们出水火之中,所以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您的军队)。而您来了以后,却杀掉他们的父兄,抓拿他们的子弟,毁坏他们的宗庙,搬走他们的宝器,这怎么可以呢?列国本来就怕齐国,现在您土地扩大了一倍,天下更怕您变得凶猛而不好控制了,而且您在燕国又不行仁政,所以才招致天下之兵才开始行动了!”

意思是,齐宣王占领燕国以后,应该行仁义(行仁政),如果你行仁政,按照“仁者无敌”的理论(具体的“成功”案例就是商汤),那么就不怕列国干涉,即便一百个诸侯武装干涉,也不怕的,也一定会把列国干涉军打败。孟子还有一层意思,列国因为畏惧齐国变得更强大,是要干涉燕国的,但是还不是必然干涉,现在您不行仁政,列国就才敢干涉了(因为仁者无敌,你行仁政,列国可能就不敢干涉)。总之,孟子的主要强调因素是行仁政,你在燕国行仁政,列国就不敢干涉你,或者列国即便干涉你,你也不怕,你也一定能胜(成功的例子譬如仅仅有七十里地盘但是行仁政的商汤)。

总之,孟子在决策灭燕事件的前前后后(包括最初建议攻燕),主要考虑的成败决定力量是行仁政。以为行仁政,此事就必能办成。但是我们有两处要质疑他。

第一 ,孟子把灭燕事件齐国变得被动,责任推给齐宣王,硬给齐宣王栽赃,说齐宣王不行仁政(在燕国)。作为齐国,要吞灭燕国,过程中肯定遇到抵抗,齐国肯定就要使用杀人抢掠之类的手段,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你要齐宣王在灭燕过程中要行仁义,这技术上怎么实现呢。(你要吞灭人家,又要在吞灭的过程中行仁义,这本身就是个矛盾,实际中怎么操作啊。)吞灭之后,一定也要镇压燕国的敌视齐国和争取复国的力量,这就又不能行仁政。所以,在一定时期内,灭燕又要行仁政,技术上是很难操作的。而且,列国干涉是个条件反射型的急剧反应,犹如影子随形,即便你要行仁政在燕国,并且受到行仁政的效果,时间上你有这么足够的空余吗?

第二 ,即便齐宣王在灭燕以后,成功地在燕国行的仁义,就能避免列国干预和打退列国干预吗?这还要打个极大的问号。所谓商汤凭着那么小的地盘,就不怕天下诸侯,乃至战胜天下诸侯,说是就是靠着行仁政的力量,这首先就是谬论,是孟子杜撰历史的捏造。商汤的胜利绝对不是靠着行仁义的。“仁者力量巨大”,“仁者无敌”,本身就是孟子编造的没有事实基础和道理的虚拟的理论。

孟子在替齐宣王考虑征燕和灭燕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列国的武装干涉这一主要矛盾,而以为行仁义、行仁政就可以踏平一切,这是置齐国在这次事件中处于危险境地的主要原因。孟子事后不知反思和检讨,反是强调责任就在齐宣王不行仁义上。所以你这次在燕国失败,该!如果你按我说的,你在占领燕国以后行仁义,你就不会这么被动了!总之,我的行仁义的仁政的理论是没有错的,你倒霉就倒霉在你不守我的仁政的道理。

孟子可真是对自己的行仁政理论顽固的要命啊。其实,燕国这次事件的失败,就是对他行仁政和仁者无敌理论的直接的否定和嘲讽,可惜孟子并不觉悟。齐宣王固然是在灭燕以后没有行仁政,但是“行”了也不会对事态有任何改变。

孟子的错误,就是过分迷信“行仁义”, 一贯迷信“仁者无敌”这一他的根本治国纲领,以为只要通过“行仁义”得了“民心”,就天下大吉,什么敌人和矛盾都不怕了。是啊,人家商汤和周武王,不就是因为靠着仁义和民心,从那么恶劣的处境下,把多么强大的敌人都打败了。呵呵,这就是孟子自己杜撰历史最后自己都把自己骗了。

孟子最后说:“你赶快发出命令,送还燕国的宝器,再和燕国人协商,择立一位燕王,自己从燕国撤退,这样,各国动武的念头自然会打消。”

孟子的结论是对的,但他没有正视和检讨自己的灭燕决策时忽视列国武装干涉这一因素的错误,而过分强调行仁义的功效,并是把失败的原因都归结为齐宣王没有在灭燕后行仁义。

齐宣王真是好脾气,被这个认“行仁政”死理的孟子数落了一顿,也不发怒。不过,齐宣王从燕国灰溜溜地撤兵以后,也认识到孟子的可恶了,君臣之间越来越疏远。

燕国的这件事,孟子搞得很不成功,于是在齐国也没面子了,就请求辞去卿位,离齐赴它国周游。齐宣王又觉得不忍心了,表示打算在临淄城中给孟子一幢宫室,以及万钟的年薪,白养活孟子。孟子脾气大极了,拍桌子大叫:“万钟于我何加焉!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万钟于我何加焉!”

齐宣王一看孟子更年期发作了,赶紧缩脖子逃跑。

孟子心情复杂地离开了齐国。可是他还在齐国边境上连住了三晚,盼着齐宣王再度挽留他。可是,觉醒了的齐宣王始终未来,他这才在失望中离开了齐国。去宋国实现他的“仁政”去了!

公元前312年,燕国复国以后,流亡公子“公子职”在其他诸侯(赵国等)的支持下,登上王位,是为燕昭王。燕昭王恨透了无故启衅、残我家园的齐国,没有一日不思考着报复齐国的,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发愤图强。从此齐国北方就竖起了一个死敌,终于在三十年后,齐宣王的儿子齐湣王被燕昭王打得几乎亡国,丢掉70余城,就剩三座孤城了。这都是孟子惹得祸啊,得负一定责任啊。齐国几亡,西秦强起,并吞海内,神州陆沉,孟子之徒不得辞其咎。

(孟子以行仁政作为决策齐国是否要征燕和灭燕得主要依据,以为齐宣王去行仁政,就可以灭了燕,并且享有了燕,结果过分迷信了行仁政和仁者无敌的力量,而忽视了列国干涉这一实实在在的重要因素,使得齐国做出了错误的灭燕决定,在铁铮铮的客观现实前碰得头破血流,直接导致燕齐结仇,齐国遭到燕国的巨大的报复和削弱。不说孟子和孟子的理论害死人,那说谁呢?换了不是孟子,不是禀承孟子理论的人,会做出这样的灭燕决策吗,即便做了,他也知道冷静地找到问题的重在哪里,知道预先考虑化解诸侯干涉的办法,从而可以增加成功把握,至少可以减少实践中的巨大损失啊。过分看重和迷信“行仁义”、“行仁政”的“无敌”力量,于是不做准备,忽视国际关系和国际力量的作用,就是孟子这个“仁政”学说狂癖好者给齐国把事情办遭的原因!

从前,宋襄公笃信仁义,于是在泓水之战不做务实的准备,最后兵败身死,遗天下耻笑。这里孟子再次笃信仁政治国将无敌的学说,不做攻燕前后的客观务实的准备,最后自己下岗、齐国遭殃几亡,其罪何在宋襄公之下,其迂腐自大何在宋襄公之下。)

孟子为政,唯一的“成绩”,就是说服了滕文公(念腾)推行三年守丧制度——父亲死了三年内不许上班,天天吃糠。滕文公一时胡涂,居然实行了。可是不但没有“王天下”,反倒很快被人灭了。(家里一有死人就不来上班了,谁来发展经济、保家卫国?能不亡国吗?)

“三年守丧”有它的好处。我们前面讲过,孔子的一个中心,就是崇君和维持既有等级制度,他的两个基本,就是仁和礼。仁,我们已经在“行仁政”这里说了很多了。而礼呢,就是用一套礼仪等级制度(譬如三年守丧),把人们对君主、父亲的尊崇敬畏之心与等级意识,通过在礼仪的日常练习和遵守中,固化下来,最后达到崇君的效果。

大家畏惧了父亲,养成了对尊长的畏惧顺从的习惯,接下来就会畏惧国君,于是不敢造反了。但是在尊长面前,也就丧失了人格独立,变得懦弱、因循,无创新之想。但是,对君长来说这是好事情啊,可以坐稳江山。

于是,后来的皇权时代严格恪守三年守丧制度,为此耽误工作时间也在所不惜。比如清朝道光年间就有一个新科状元,道光皇帝特别欣赏他,说他有宰相之姿。可刚要抬举他,他爸爸就死了,只好回家守丧三年。三年好不容易消磨完了,有宰相之姿的这位状元刚要启程进京,他妈妈又死了,于是又守了三年。在家闲到第三年的末尾,他自己也不想活了,干脆不明不白地死在一条船中了。

一个饱读诗书的人,人民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高级博士生,就这么没为社会做一贡献,浪费了农民伯伯的无数玉米,白白死掉了。这都吃人的“礼”教害的他啊。孟子就是这样在列国推行守丧三年、虚耗社会财富。孟子真会开历史的玩笑啊。

其实,父母子女之间,自有天生的感情,外国人不强调孝道,但儿子打老子的事也似乎不多。过分强调孝道,甚至孝与不孝都与升官和人品的评价相关联,只能使“孝”变得功利化而失去本真情意,最后使得我们在“假仁假义”的基础上又多了个“假孝”。

所以说,儒家推广的孝道,反倒最终走到了孝道的对立面,一如儒家推广仁义,而最终走到了仁义的对立面。

真正的仁义和孝道不能产生吗。可以产生和形成,但不是通过教化,而根本在于社会机制和体制。一元化的专制社会就永远不可能产生真正的仁义孝道,而多元化的民主平等社会机制,则完全可是催生人际的和谐。这个话题比较远,我们就只说到这里。

滕文公问孟子说:“我们滕国是个小国,夹在齐楚之间,你说我该怎么办呢?是结齐呢还是结楚。”

这其实比较好回答,结齐或者结楚罢了。但是孟子却说:“你深沟高垒好了,如果民众再为你卖命守城,就可以了。”

这听上去是个正路子,却是不可行的。你再深沟高垒,也架不住齐楚两个帝国主义来打。其实正确的答案正在滕文公的思路上,依靠一个强邻齐国或者楚国,有这两国互相制衡,腾国一时就还能苟延残喘。或者做墙头草,在齐楚之间跳来跳去,跳的水平高的话,也能像以前的郑国那样持久下去。这虽然听上去像是很没品味,但它是几百年来小国求生存的经验结晶,符合国际关系的制衡原则,即便现代的小国也不过是如此。

但是孟子不让这样,是说深沟高垒。

后来,齐国露出采取军事行动的端倪,滕文公很害怕,问孟子怎么办。孟子说,有两个办法,一是学古公亶父遭受戎人攻击时那样带着家族流亡去,把国家撇给戎人,一是死命在这里守着。呵呵,其实,还有一个第三个办法,就是去南边楚国求救。但是大约孟子是非常有“浩然正气”的,就是不让走这第三条路。最后腾国还是亡在了宋国手里——呵呵,旦是有齐或楚一个大国当靠山,亡也是亡在齐楚大国手里,也不会是亡在宋国这样的二流国家手里吧。

孟子不懂国际关系吗?以他的大才,当然懂得,但他眼中只有“行仁政”三个字,对其它东西就像宋襄公对战法一样看不在眼里,不把利用国际关系和矛盾作为备选答案来考虑,于是不断给他的主子国招灾惹害。在齐国把“灭燕”的事情搞砸就是因为这样,在滕国这里又是如此。

百年人物存公论,四海虚名只汗颜。

(注:类似齐灭燕的例子,现在也有。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立刻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和干预。苏联的扩张,将打破地区势力平衡,也将对欧洲和美国构成威胁。于是美过宣布对苏联实施粮食、先进设备和战略物资禁运。英、法和西德等国,均表示要重新考虑与苏联的关系。中国、美国、欧洲以及伊朗、巴基斯坦、沙特等伊斯兰国家,还向阿富汗提供了大量经济、军事援助。其中美国仅在1980年至1987年就向阿抵抗力量提供了18亿美元军援。一些伊斯兰国家甚至组织各类“圣战者”组织,到阿富汗进行“圣战”,直接参加阿富汗抗苏战争。

苏联侵阿战争演变为侵阿苏军与阿富汗人民、伊斯兰世界以及与中、美、欧、日等世界大国的军事对抗。苏军声名狼藉,在阿富汗陷入泥潭,进退失据,损失惨重,不得不败退出来。这就跟齐宣王入侵燕国,遭到赵、魏各诸侯的联合干涉,是一样的。你齐国因入侵和扩张而强大了,就是对我们周边邻国的巨大威胁。

请问,如果苏联呆在阿富汗“行仁政”(像孟子说的那样),就能“仁者无敌”,避免自己被打出阿富汗的厄运吗?

这些故事还告诉我们,想独吞好处,往往结果是一也得不到好处。)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